家書 ──你我的家
黃關美筠傳道
感謝神的呼召和帶領,讓我來到華基堂這個屬靈大家庭,與眾弟兄姊妹一同事奉神。其實我早於2000年第一季時,已經在華基堂事奉過,當年我與梁家麟牧師一同在主日學合教小先知書,我負責其中的四堂,故此對華基堂一點都不陌生,再加上我本身於華富邨出世及成長,所以對華基堂份外感到親切。在剛剛的堂慶55週年日營裡面,能夠目睹眾弟兄姊妹和他們的親友歡聚一堂,一起唱詩敬拜,享用豐富午餐,玩玩集體遊戲,緬懷教會過去,彼此談笑風生,互相慰問關懷等等的景象,實在令我感到家的溫暖和熱鬧,感謝神!
我2000年在建道神學院畢業,就讀神學期間認識了我現時的丈夫,並於2001年結婚。翌年誕下大女兒信懿,英文名叫Shaphir。她的中文名字有「信心」和「好行為」的意思。英文名是來自舊約的一個地方名,有pleasant「佳美」的意思,盼望她【如經上所記:傳福音報喜信的人,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!】(羅馬書10:15);而我先生和我的名剛巧又分別有「佳」和「美」這兩個字,意義濃厚。2005年小女兒信希出世,英文名叫Carissa。她的中文名有「信心」和「希望」的意思,英文名是來自一個希臘文,有caring「關愛」的意思,結合了【如今常存的有信、有望、有愛這三樣】(林前13:13)的元素,非常感恩。
神學畢業後我在九龍城浸信會事奉,初期是全職做少年人的工作,後來小女兒出世,我便向教會申請轉為半職傳道,以便照顧兩位年幼女兒身心靈的需要。因為我深深知道,六歲前是子女性格發展的重要階段,所以如果能夠抽時間陪伴她們成長,在生活中給予她們適時的指引,對她們長遠的生命有莫大的益處。2006年的時候,剛巧教會需要多名做兒童事工的傳道人,我便轉了做半職的兒童事工傳道人。正因為我先生和我都是牧者,在教會常聽聞「信二代」的流失,所以我們也會思想一個問題,如何確保我們的兒女得救,到老也不偏離神?於是,我們從小就與兩位女兒有親子靈修的習慣,並為身邊所遇見的人和生活上所遇到不同的事祈禱。透過定時更新「家庭祈禱表」,讓兒女親身數算神的恩典,經驗祂的作為,使他們信靠主的心不斷增長。我們深信惟有從小讓兒女與神連結,幫助他們從聖經和祈禱中體驗神的真實和慈愛,才可使他們有第一手的信仰,生命不斷被主堅立。
2012年,當大女兒讀完小四,小女兒讀完小一,我們一家決定回到雪梨與我先生的家人團聚,並讓兩位女兒在當地讀書,我先生一家早於80年代已移民到澳洲雪梨。我和我先生在雪梨期間,繼續做牧會的工作。轉眼間,我大女兒已經大學畢業,今年開始在雪梨的醫院做註冊護士的工作。感謝神的憐憫和恩典,她於2021年受浸,翌年讀大學二年級時,開始在教會做中學生的導師,很積極投入事奉。而小女兒現正在雪梨的大學就讀二年級,2022年開始已在教會幫手做兒童主日學的助教,因為她很喜愛兒童,樂意服事他們。
從2022年開始,我在香港的家人陸續有不同的身心靈需要:爸爸有腦退化,曾走失過兩次,是三高人士。媽媽是大腸癌的康復者,有血壓高,要照顧爸爸,心臟血管和腦血管開始有毛病。加上我和我先生在雪梨的時候,知道這幾年香港有許多信徒和教會領袖都移居海外,香港嚴重缺乏牧者,所以,經過祈禱及慎重的思考後,我們倆人決定今年回來香港事奉和生活,以便支援香港的教會和我的家人。特別感恩的是,我的老爺去年在雪梨終於決志信主,穩定返教會崇拜,並打算明年二月受浸。不經不覺,我們家中「四大長老」已全然歸入主的名下,實在感謝讚美主的憐憫、揀選和厚愛,願榮耀、頌讚歸給祂!
以上就是我家人的情況,歡迎你也告訴我你家人的需要,讓我們彼此禱告記念,同建神所喜悅的家!
【人若不看顧親屬,就是背了真道,比不信的人還不好,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。】(提前 5:8)
互勉!